腹针治疗便秘,腹胀便秘针灸扎哪里
- 预防便秘
- 用户投稿
- 2025-03-21 10:51:36
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,而不是一种疾病,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、粪便量减少、粪便干结、排便费力等。上述症状同时存在2种以上时,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。通常以排便频率减少为主,一般每2~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(或每周<3次)即为便秘。同时,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、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有无便秘的判断,如便秘症状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。
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,排便时间延长,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。本证多见于各种急慢性病中,只是其中的一个症状。
饮食入胃,经过脾胃的运化,吸收其精华之后,所剩糟粕,最后由大肠传送而出,而成大便。如果胃肠功能正常,则大便畅通,不致发生便秘。若肠胃受病,或因燥热内结,或因气滞不行,或因气虚传送无力,血虚肠道干涩,以及阴寒凝结等,皆能导致各种不同性质的便秘。
便秘腹针疗法一
取穴主穴:中脘、下脘、气海、关元。辅穴:大横(双)、天枢(双)。

操作规程:患者取仰卧位,腹部进针时避开毛孔、血管,施术要轻、缓。如针尖抵达预计的深度时,一般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、慢提插的手法,使腹腔内的大网膜有足够的时间游离,避开针体,以避免刺伤内脏,进针后3~5分钟捻转1次,中脘、关元、气海、下脘均深刺,大横、天枢(双)均中刺,其余体针均刺之使得患者自觉酸、麻、胀、痛而得气,每日1次,每次30分钟,10次为1个疗程。对于气虚便秘者,可在上述穴位处加用温针灸或艾灸神阙。每次选腹部穴位2~3穴为宜。
便秘腹针疗法二
取穴主穴:中脘、下脘、气海、关元。配穴:阴都(双)、商曲(双)、四满(双)、气穴(双)、盲俞(双)、中注(双)。
操作规程:患者取仰卧位,腹部进针时避开毛孔、血管,施术要轻、缓。如针尖抵达预计的深度时,一般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、慢提插的手法,使腹腔内的大网膜有足够的时间游离,避开针体,以避免刺伤内脏,进针后3~5分钟捻转1次,中脘、关元、气海、下脘均深刺,配穴均中刺,每日1次,每次30分钟,10次为1个疗程。此法较为适合老年患者之气虚便秘、肾虚便秘者。
便秘腹针疗法三
取穴主穴:中脘、下脘、气海、关元、天枢(双)。
随证加减:伴恶心、嗳气者,加选水分、内关(双)、建里;伴有疼痛者,加选外陵(双)、商曲(双);伴有腹胀者明显,加选上风湿点(双侧)。
操作规程:患者取仰卧位,根据从上至下、从中至旁的原则,逐次在所选穴位上快速进针,主穴采用深刺,配穴均采用中刺,不行提插,轻微捻转,不要求得气,腹部进针时避开毛孔、血管,施术要轻、缓。进针后3~5分钟捻转1次,留针30分钟,留针期间不行针,依进针的顺序取针,取针时不行提插捻转。每日1次,10次为1个疗程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下一篇
返回列表